黔西南粽子
一種外型和口感均與眾不同的粽子,把一個八桿子也打不著的地方帶到了我的眼前。
家里有一貴州地方小吃,記得是盒外包裝精致的粽子。前幾天,腦子里遲鈍的閃出:“粽子的保質(zhì)期該不是快到了的念頭”,才下定決心把它搬到胃里,否則暴殄天物的行為會叫人做出連弗洛伊德也解析不了的怪夢哈。
![]() |
一雙一對,真空包裝。稻繩上還帶著稻谷粒,三道稻繩和一根荷葉的主莖經(jīng)緯交錯成一“王”字。稻繩不經(jīng)意地在側(cè)面一扎,好象古式服裝斜扣的衣襟。大荷葉包小粽葉,外觀很周正。
趕快!趕緊!把它放進(jìn)微波爐里轉(zhuǎn)一個試試,一分鐘搞定啊!是什么味道啊? 忘了!整一個豬八戒吃人生果!再來一次,能說出感覺了;液谏呐疵走M(jìn)口后,荷香夾雜著粽葉香,有點滑爽,油而不膩。
到此為止,我被完全征服。抱著外包裝盒仔細(xì)看了起來。
哪里是什么粽子嘛!盒子上寫的是粽粑,真粗心!西南一帶的人喜歡把餅類等食物叫粑粑。這粽子叫粽粑,圓圓的洋芋餅(土豆)叫洋芋粑。不知道有沒有人把月餅叫月粑的,哈哈。
除了分別用排骨和五花肉配上板栗外,還有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特制草灰也列在配方說明里。哦!糯米應(yīng)該是配置了特制草灰后變成灰黑色的,草灰的作用是什么呢?防腐?不得而知。
![]() |
這貴陽以外的什么小地方能做出如此外觀別致,口感一流(哈 夸口一下)的粽粑呢?實在是有點佩服他們!
是貞豐!一個縣城。貞豐這地名感覺上不是貴州的地名?這問題多年前就在我腦海里劃過,今天干脆就上網(wǎng)查查,把這個問題做個了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