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鴻:白層古渡,百年前那條彎彎的小船
夜黑風高,江霧朦朧,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在山谷間隱隱回響。這一夜是1912年2月17日,農(nóng)歷除夕夜。
一艘小木船悄悄劃離貞豐縣白層港,進入北盤江,一路向南駛?cè)。木船上,乘坐著貴州自治學社領(lǐng)袖張百麟、成員彭顯臣等人。他們在貴州辛亥革命于貴陽失利后,退避貞豐,此行是經(jīng)廣西百色,繞道香港,到南京向?qū)O中山匯報憲政黨顛覆貴州革命政權(quán)的情況,希望爭取各界支援貴州革命。
這是一趟吉兇難料的行程,但他們堅信,這是一條充滿希望的必由之路:孫中山先生的身邊擁有的28名護衛(wèi)勇士,其中有17名是貞豐人——當年,勇士們坐著小船,一樣是從白層港進入北盤江,抵達廣州的……
貞豐“仁學會“群英聚會 貴州革命政權(quán)得而復失
回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國一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貞豐知識界的一些進步人士,目睹清廷腐敗,國勢日非,民不聊生,深切地憂慮著國家和民族的存亡。
中國清代光緒年間的戊戌變法與百日維新,是以譚嗣同寫的《仁學》一書作為重要理論基礎(chǔ)的,《仁學》曾經(jīng)風行一時。1897年,與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同為改良派的翰林學士吳嘉瑞被派到貞豐的白層渡擔任厘金局總辦。吳嘉瑞推崇譚嗣同的《仁學》,宣傳變法維新思想,與貞豐的一些有識之士創(chuàng)辦了“仁學會”,會址就設(shè)在文昌宮。“仁學會”除了宣傳變法維新之外,還講授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現(xiàn)代科學,北盤江地區(qū)的年輕人爭相入會,“仁學會”一時聲名遠播,被稱為“開盤江風氣之先河”。為會員后來投身民主革命運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chǔ)。
龍場鎮(zhèn),當時尚屬安南縣(今晴。┕茌,位于貞豐縣城西部,距縣城17公里。100年前,彭考臣、彭顯臣的家就在小鎮(zhèn)上的一隅。至今,只要提起當年彭家,當?shù)厝硕紩潎@不已。
時光轉(zhuǎn)換到1912年2月17日——這一夜,張百麟等人就住在龍場鎮(zhèn)的彭考臣、彭顯臣家,一邊吃年夜飯,一邊商量革命大事。
1911年11月3日凌晨,張百麟等人響應(yīng)武昌起義的槍聲,在貴陽南廠率新軍起義,迫使貴州巡撫沈瑜慶承認獨立,讓大漢貴州軍政府的旗幟在貴陽上空高高飄揚。彭考臣被委任西南民軍統(tǒng)領(lǐng),組織軍民響應(yīng),彭顯臣則在大漢貴州軍政府樞密院任參贊職務(wù)。
就在貴州新軍準備起義時,貴州巡撫沈瑜慶曾急電調(diào)遣興義系軍閥劉顯世率兵到貴陽“護駕”。劉顯世率兵行至平壩與清鎮(zhèn)之間的蘆荻哨時,聞知貴陽起義成功,不敢前進,退至安順駐扎。劉顯世見風使舵,采用王文華等人建議,至函貴州軍政府,聲稱愿來投奔。
為調(diào)和黨爭,張百麟于11月18日讓劉顯世部隊從貴陽頭橋進城,指定其駐城外東山、螺絲山、九華宮一帶,發(fā)給槍械。駐扎貴陽城外三個月,劉顯世羽翼漸豐,策動并參與了密請滇軍入黔鎮(zhèn)壓貴州辛亥的“二.二”事變。
1912年2月2日,遭到滇軍襲擊的樞密院院長張百麟,在退出貴陽城后,帶領(lǐng)一批戰(zhàn)士由安順退到貞豐龍場。
劉顯世通知其堂兄劉顯潛率領(lǐng)興義團防數(shù)百人來龍場截擊。激戰(zhàn)前夕,顯臣等人四處奔走,動員了當?shù)刈灾螌W社社員和部分農(nóng)民參加抗擊。雙方在興仁回龍(爛木廠)——龍場壩口一帶激戰(zhàn)三次,大敗劉軍,劉顯潛敗走興義搬兵。
張百麟等人分析:劉軍會很快糾集人馬卷土重來,必須早作安排,遂決定到南京找孫中山。2月17日,除夕夜至,張百麟等人在彭顯臣家囫圇地吃了年夜飯,立即起程趕往白層渡口,換乘一艘小木船從百層港出發(fā)南下,留下彭考臣等人繼續(xù)抗拒劉軍。
3月3日,劉軍殺氣騰騰席卷龍場,因敵我力量過于懸殊,彭考臣被捕。次日,槍殺彭考臣長子彭祥璠。又次日,彭考臣慷慨就義,頭顱被兇殘的劉軍砍下……在龍場鎮(zhèn)說起彭考臣的經(jīng)歷,村民劉豐華介紹,彭考臣與彭顯臣參加維新派人物吳嘉瑞在貞豐縣城文昌宮內(nèi)創(chuàng)立的“仁學會”。
“仁學會”吸收貞豐有志青年為會員,傳播維新變法思想。在國民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的過程中,身邊曾擁有28名護衛(wèi)勇士,其中17名是貞豐人,他們當中大多在“仁學會”受過教育。
廣東“倒龍”事件流產(chǎn) 貞豐籍官兵就義
據(jù)貞豐縣志辦提供情況,1914年8月,孫中山任鄧中元為中華革命軍廣東總司令,委派身邊彭顯臣為廣州聯(lián)絡(luò)員,設(shè)法奪取廣州。這次計劃為“倒龍圖粵”:即廣州、云南、貴州的同志,從日本回廣州,設(shè)立秘密軍事機關(guān),設(shè)法潛入廣東都督龍濟光的軍隊內(nèi)部,爭取軍隊起義或伺機刺殺龍濟光,消滅袁世凱在南方的勢力。
此時,龍濟光為壯大自己的軍隊實力,派其侄子龍小亭往貴州興義一帶招兵買馬。彭顯臣立即寫信給時任貞豐縣者相鎮(zhèn)小學校長的自治學社成員孔陶安,要他帶頭參加這支新招部隊,并動員其他成員加入。后來,貞豐有300余人加入,孔陶安被委任連長職務(wù),尹哲卿副之,陳思敬為事務(wù)長。
這支新招部隊到達廣州后,鄧中元委任孔陶安為廣東衛(wèi)戍司令,尹哲卿為廣東先鋒司令,陳思敬、李紹修、羅仕清、陳少白為團長,龍起芝、錢云昌、冉炳南為營長、許少清為團副,梁輝廷為總司令特派員,準備參加朱執(zhí)信、安健領(lǐng)導的廣州起義。由于朱執(zhí)信、安健負責聯(lián)絡(luò)的廣州城外兩路粵軍未能按時到達,起義被迫延期,導致起義機密被龍濟光的女密探竊取。龍濟光立即大肆搜捕、殺戮貴州自治學社成員。
1914年冬,孔陶安、尹哲卿等九人遭到逮捕,后被綁于城墻垛口之上,亂槍掃射犧牲。其余七人也相繼遇難。陳思敬在逃往香港的輪船上被捕。龍濟光威脅他變節(jié)不成,遂將其槍殺。
在這場殺戮中,共有17名貞豐籍勇士遇難。為紀念他們在辛亥革命中的貢獻,1942年,貞豐縣政府將十二個鄉(xiāng)鎮(zhèn)中的四個鄉(xiāng)分別以顯臣、陶安、哲卿、思敬命名。195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承認孔陶安、尹哲卿等人為辛亥革命烈士。
記者在貞豐縣獲悉,曾經(jīng)的顯臣、陶安、哲卿、思敬四個鄉(xiāng),如今已被更名為小屯鄉(xiāng)、北盤江鎮(zhèn)、連環(huán)鄉(xiāng)和珉谷鎮(zhèn)。
逝者如斯盤江流水 百年回看故事如新
“36歲的孔陶安在廣州遇害后,其后代為了避免‘滅門之禍’,一子一女均改姓趙。”在貞豐縣者相鎮(zhèn)者相村,85歲的劉琦老人說,孔陶安犧牲后,留下一對兒女,兒子趙先志在家學種地務(wù)農(nóng),而其女趙先榮(原名孔毛嬢)則輾轉(zhuǎn)流落到安順的一個寺廟修行,直到20多年前去世后,被兄長請人運回老家安葬。
在貞豐縣者相鎮(zhèn)西北角,美麗的三岔河風景區(qū),有一座巍然屹立于巖崖之上的“陶安亭”,不遠處,有一座辛亥革命十七勇士雕像。這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十七勇士,者相鎮(zhèn)人民政府于2004年8月1日修建的。
孫中山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jié)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的輝煌的業(yè)績載入史冊,名垂千古。而地處西南邊隅的貴州貞豐,在辛亥革命中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據(jù)《貞豐縣志》記載,僅民國三、四年間,投身于辛亥革命犧牲的烈士多達22人,占同期犧牲貴州籍烈士的76%。辛亥革命期間,貞豐籍人士陣亡或被殺害者多達40余人,為全省各縣之首。
孔陶安的孫子——今年67歲的趙忠鑫說,爺爺遇難后,家里曾收到孫中山寄來的一張戎裝照,背面有孫中山的親筆題詞。不過,這張照片已經(jīng)遺落。
“希望后人不要忘記貞豐在辛亥革命期間的這段歷史,更不要忘記這些為了追求理想而犧牲的勇士。”趙忠鑫說,他有一子兩女,四個孫子,每逢清明節(jié),他總要向他們講述先輩的故事。
據(jù)貞豐縣志辦工作人員李大文介紹,彭考臣遇害時年僅34歲,他被殺害后,其家人將他被砍下的頭顱與身體縫合,安葬在距離龍場2.5公里的巖子田小山包上。而就在彭考臣與其長子彭祥璠遭遇殺害時,彭考臣的父親彭元相已64歲。遭遇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人間慘劇,彭元相老人在3年后悲傷離世,后被安葬于險峻荒僻的莽田河燈盞窩,碑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峻嶺崇山隨處有,歐風美雨此間無”。
1936年10月,旅外黔人凌霄等人向民國中央政府呈文,請求優(yōu)撫民國三、四年間殉難志士。經(jīng)國民黨中央政府核準,追認彭考臣為烈士,補發(fā)撫恤金300銀元。
朱執(zhí)信、安健領(lǐng)導的廣州起義失敗,孔陶安、尹哲卿、陳思敬等10名勇士在廣州遇害。為斬草除根,龍濟光火電袁世凱命令貴州督軍劉顯世捕殺逃回貴州貞豐的貴州自治學社成員。饒毅、曾應(yīng)棠、王廷績、藺炳清、陳立軒五人于民國四年(1915年)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七夜在貞豐者相同時被捕,除陳立軒被押解到貴陽殺害外,其余均于次日在距離者相五公里的蘿卜寨被殺害。不久,梁輝廷亦被誘殺于貞豐城外。
在當年一起遇難的辛亥革命勇士中,年紀最輕的饒毅——犧牲時年僅21歲,其唯一的女兒饒顯坤剛滿月不久。其妻姚京華終生不改嫁,撫育烈士遺孤。在她以百歲高齡辭世之時,貞豐文化人撰寫挽聯(lián):“青春喪偶,矢志撫孤,八十年節(jié)行無忝,賢母微音真足式,彤管流芳,永昭垂訓,一百歲福壽全歸,先烈忠魂亦與榮”。
胡剛(1885—1966),字壽山,清光緒二十三年加入“仁學會”,1903年,與到貞豐探親的張百麟結(jié)識,一見如故,志同道合,結(jié)為知交。1907年,經(jīng)維新與革命前輩平剛介紹,與張伯麟等一道,在貴陽加入同盟會,第二年與張伯麟等一道發(fā)起并加入“貴州自治學會”。與剛從日本歸來的付良弼在正新街開辦“黔南合資會社”,宣傳孫中山的革命主張。
“貴州自治學社”在積極進行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中,胡剛負責運動駐貴陽的陸軍。武昌首義后,胡剛即與張百麟召集核心同志會,成立起義“十人團”,領(lǐng)導和總攬起義計劃的實施,在起義整個過程中,胡剛除了策動陸軍小學及新軍官兵首先發(fā)難,并設(shè)法從大興寺彈藥庫取得子彈18箱2萬多發(fā),為貴州呼應(yīng)武昌首義的獨立工作作了重大貢獻。“大漢軍政府”成立后,胡剛成為軍政府領(lǐng)導成員,隨即以貴州革命軍管帶的身份駐防黔東一帶。北伐戰(zhàn)爭中,胡剛?cè)螄窀锩姇壕幍谄哕姼避婇L。
1949年,貴陽解放前夕,胡剛、盧燾等組成治安維持會,迎接解放軍和平解放,使貴州得免于戰(zhàn)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胡剛歷任省、市特邀代表,民革貴州省委員會委員,政協(xié)貴州省委員,并受聘為貴州文史研究館館員。1961年以貴州辛亥老人身份出席在北京召開的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1966年7月7日,病逝于貴陽。
饒煥彩(1873—1909),名存厚,青年時加入貞豐“仁學會”,
受維新思想啟蒙。“貴州自治學社”成立,饒煥彩與貞豐“仁學會”諸同人一道參加這一革命組織,從事民主革命運動。
貴州光復期間,饒煥彩任新軍營見習,與胡剛等人配合,宣傳革命,策劃起義。貴州光復后,饒煥彩先后任甕安、正安、銅仁、福泉等縣縣長,政聲頗好。
卸任回鄉(xiāng)后,先后任過貞豐縣教育局長、財務(wù)委員、縣參議會副參議長、教育委員會委員、筑路委員會委員等。一身兼數(shù)職,為地方公益事業(yè)奔走。他還擔任過貞豐教育促進會副主任,對地方歷史文獻的整理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很大貢獻。1951年,饒先生74歲時因病去世。
彭顯臣(1876—1938),貞豐龍場人,畢業(yè)于貴州將弁學堂,參加“仁學會”,與張百麟相交甚篤,與其兄彭考臣一道參加張伯麟等發(fā)起的“貴州自治學社”,并留在貴陽協(xié)助張百麟辦理社務(wù),準備武裝起義。貴州光復后,彭顯臣在都督府任參議。
貴陽“二.二”事件爆發(fā),彭顯臣與張百麟等退出貴陽逃至貞豐龍場稍事休整后與孟廣仁護送張百麟由白層乘船順北盤江經(jīng)廣西到香港,再到南京向?qū)O中山匯報貴州憲政黨顛覆貴州革命的情況。隨即又與平剛、周素園等去北京聯(lián)絡(luò)各方支援貴州。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后,彭顯臣隨孫中山逃亡日本。
1914年以中華革命黨身份被委任為廣州聯(lián)絡(luò)員,協(xié)助鄧鏗圖謀廣東。1917年,彭顯臣任中華革命軍第二路軍司令。一年后,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事。1922年,任北伐軍大本營軍事委員,1925年任大本營簡任咨議,并受孫中山先生委派為赴川黔代表,聯(lián)絡(luò)兩省軍頭如袁祖銘、王天培、彭漢章、李曉炎等,策動他們起兵討伐北方軍閥吳佩孚。彭顯臣為中國舊民主革命奮斗三十余年,奔走于日本、北京和兩廣、兩湖、兩江與大西南川黔等省市,二十六年未回家門,終因積勞成病,1938年病故于上海,享年62歲。
在貞豐“仁學會”創(chuàng)辦其間,凝聚了梁啟超思想的精華的《變法通議》成為喜聞樂道的教材首選,《變法通議》明確地解釋了中國為什么變法,怎么變法兩大基本問題,是戊戌變法的指導綱領(lǐng)。在其中,梁啟超提出變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歷史必然,“變亦變,不變亦變。變者,天下之公理也”。針對如何變法的問題,梁啟超精辟地論述道:“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要真正圖強,就要除舊布新,開民智,興民權(quán)。另外,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是不可能“一食永飽”的,“一食而求永飽者必死,一勞永逸者必亡。”——時光雖然流逝了一個世紀,這些似曾相識,咋看咋親切的思想火花,仿佛茫茫江霧中前人為我們留下的一串串燈火,不仍然在照亮我黔西南大地改革開放、跨越發(fā)展的宏偉航程嗎?
了解黔西南更多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wǎng)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