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騰飛普梯人
北緯25度6分,東經(jīng)104度42分,海拔1500米上下。2.1億年前的三疊紀時代,這里是海洋一域,是貴州龍的故鄉(xiāng)。貴州龍在這里穿梭游弋,繁衍生息。2.1億年后的今天,貴州龍淪為化石,沉入地下。海洋變成植被豐茂,櫸木參天,桃花滿嶺,三角梅綻放的3400多布依、苗、白、漢族父老鄉(xiāng)親的家園。黃泥河奔騰咆哮,茶馬古道,馬鈴漸遠,驛橋斑剝,峽光秀麗。這就是興義市烏沙鎮(zhèn)普梯村。
“大疆”無人機廣角俯瞰,多民族雜居的村寨,星落棋布于龍盤河踞的崇山峻嶺。為建成愈加美麗祥和的普梯鄉(xiāng)村,郭成林支書、文建鵬主任,李美、田大香、張孝兵、郭秀德等6名村干部,林波少校等軍人身影,奔走出入于土墻瓦舍,村陌寨巷。
郭成林,中共普梯村黨支部書記。革居村民組人,46歲,瘦削身材。2018年被省里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優(yōu)秀共產黨員”。1993年,郭成林經(jīng)村民投票直選,擔任村委會主任。數(shù)年后,改任村黨支部書記,連選連任,至今已逾26年。問價于郭支書駕駛的私家車,旁邊人提醒:這個“還不算”。車頂上裝著與車身同色的四向喇叭,私車公用,兼顧著工作車指揮車的功能,傳播、發(fā)送著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重要信息。郭支書更好的“坐駕”是一輛捷豹。幾十年來,郭支書勇于帶頭脫貧致富,經(jīng)典演繹著普梯村民滾雪球發(fā)展的演進史。20來歲時,郭支書向親戚朋友借款萬余元買來一輛二手“豐收35”拖拉機,有償提供拉煤運糧搬運鋼筋水泥等服務。5年以后,再用這臺拖拉機賺取的利潤12萬元,購入一臺萬達中巴車,夫妻二人(其中妻子獨自駕車經(jīng)營10年)跑至興義的客運。再后來,郭支書投入中巴車賺到的利潤,加上數(shù)十萬元銀行貸款,購入一臺100多萬元全新美國進口的“卡特”挖掘機,另2臺二手挖掘機共3臺。如今,郭支書已在烏沙鎮(zhèn)街購地建房,每天往返普梯村寨“上班”。艱辛又飽含希望的創(chuàng)業(yè)史,并非郭支書津津樂道的話題。郭支書更喜歡談及的是,跟著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駐村干部、州武警支隊援建軍官等,建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眼見通村通組道路四通八達,家家用上太陽能熱水器,喝上從數(shù)百米黃泥河谷底抽提上來的自來水,一戶戶危房變新房以后,揮著汗水,走在夜幕降臨的村寨小路上,聽到一聲聲親切的呼喊:支書,進屋來吃飯。郭支書,我家殺好了雞,等著你吃飯。那一瞬間,他強烈鮮明地感受到共產黨的溫暖。通過他不辭辛勞的腳步,與一戶戶土墻人家溢出的笑語歡聲,牢固地聯(lián)結起來,浸入人心深處。他充分享受到做一個基層支部書記,做一個帶頭人責任人的榮譽與尊重。郭支書說,這是用多少金錢都買不來,即便是做千萬富翁也不大可能領略到。
宋金貴,革居村民組人,50歲,初中文化,家屋緊鄰村委會,已是幾個孫子的爺爺。認識宋金貴時,我們跟前,一輛輕型卡車正要關門啟動。宋金貴說,經(jīng)常來收購糧食。什么糧食?稻谷,苡仁米。眼前攤曬著一大片牛糞肥。宋金貴說,太濕了,重。晾曬干些,背起挑起會輕很多。他說,莊稼地,很多地方車輛還去不了。那是上好的基肥,生姜的最愛。
宋家屋門緊閉。欲進他家看看,又怕耽誤他的農事——他手里正拿著一件帶扣的繩具。他欣然答應,依次打開側房、正房。一邊裝煙倒茶地亂忙。
首先看到的是雜貨店景象。宋金貴說,這樣的店,革居有6家,愿意上誰家買,都一樣,老少無欺。正房,一排淺藍色凈化水桶,零落一旁。他說,一個電話,就有人從城里送來。有需要的就上屋里來買,賺的只是批零差。
輕卡絕塵遠去。宋金貴說,種過幾年烤煙,那活兒太重,收成經(jīng)常得看老天爺眼色。2018年,他家生姜收益1萬多元,苡仁米收益2萬多元,還有結桃銷售……朝他伸出大拇指,他笑笑,說,一般一般。烤煙、生姜、苡仁米都要輪種,不然,熟地便會出現(xiàn)耐種抗種。生姜、苡仁米市場緊俏,特別是苡仁米,你收割進屋,馬上有人上門數(shù)錢收購,不用自己操心后續(xù)加工。之后向郭支書求證:宋金貴的景況,在普梯,在革居算不算厲害之一?郭支書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還真難排上。宋金貴手指院坎下方人家,房屋后方另一人家,他說:都是部隊援建,干部住村以后,全新修建的。貧困戶,低保戶,危房戶的舊瓦房,已成追憶。
李美,瘦削身材,30多歲,村委會副主任,家住普梯村民組,彝族,原籍畢節(jié)七星關區(qū)。她說:普梯村民組居住的全是布依族。開她玩笑,帥哥丈夫何以手長了得,居然遠到畢節(jié)。李美說,他們在深圳打工期間,相識相愛,現(xiàn)在她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成天忙于村里事務,丈夫就近在鎮(zhèn)內市內打短工。從遠出打工到回鄉(xiāng)務工,從打工戀愛結婚,回到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在普梯遠不止他們。尋找數(shù)年前曾到舊址,泥土院壩再難找見。廣場似的護欄亭榭,梨花數(shù)點,桃李紛芳,亭間不知哪來的一位畫家,一對臨時模特兒,正在土墻背景前端,寫生入畫。石砌加水泥沙漿澆注,縱坡度超過30度的入組公路,順沿金絲榔古樹腳底,曲進寨中。
普梯的泥土,黃中泛白,黏合度強,先輩人筑土為墻,既是因陋就簡,就地取材,也是從實際出發(fā),務實出新的生存智慧。羅禮仁老師家,淡黃的泥土高墻已逾百年。庭前屋內,整潔古樸。不一樣的是,廊柱板壁,門方處處,貼滿對聯(lián)、條幅。并非年關新作。行書,行草書,字字行行,流淌著主人的心跡,靈念。對世界的達觀看待,對自然的尊重,對修為的嚴導,對后代的良訓。迎來送往的是位白發(fā)銀霜的女老人,問她老伴何在?她微笑著帶我進屋,手指墻上,“在那兒……”幅面不大的一張黑白照片,就像一壇如鏡清水。羅禮仁老師淺淺微笑,直面來者。她說,那年他73歲,去世已經(jīng)10多年了。這些字,全出自他的手筆。
行草書:“翻山越嶺國丁生涯四十載過河爬坡育人老夫六五秋”“四十年園圃樂生涯澆灌桃花并李花春色無邊人未老耕耘不倦催新芽(丙子年八月十五日)”,以及“拼搏”行書大字下方綴小字一行:“人生路處處風雨阻,有志事事成莫畏難”“山高路陡七彎八拐從卑起,遠道來天路四友樹大竹密……”
讀著滿墻余墨遺字,仿佛面對羅老師用心良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人師表,潔如凈水的人生寫照。滿墻字跡,仿佛是羅老師留給后人的家訓,留給普梯村人的心經(jīng)靈粹。
紙張泛黃,顏色文字已然變淡的一張獎狀:“獲獎者:羅禮仁;受獎項目:先進教師;獎授(原文如此):獎金10元”!!署名蓋章:“中共興義縣委,興義縣革委會”,落款時間:“1979年”。羅禮仁老師原籍敬南,上門女婿身份來到普梯,先后在戈備、佳克小學任教。問到孫子女輩,女老人無聲卻滿臉喜氣自豪地拎出一只空紙袋,紙袋上字跡赫然:“天津民航大學”。羅禮仁之孫:羅永鑫,2018年考取天津民航大學空中安保專業(yè)。
概略統(tǒng)計,普梯村7個村民組當中,既有上百人成為國家行政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已有數(shù)百村民到興義市區(qū)等地購房,在城里安家落戶。國家民族復興在望,全面小康的氣息日漸覆蓋普梯,普梯人也在川流不息走出去,走進現(xiàn)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市場供銷,產業(yè)鏈條,人緣關系,信息交流諸方面,逐漸城鄉(xiāng)一體。
2016年6月,普梯村黨支部被中共貴州省委表彰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14年7月,被中共黔西南州委表彰為“全州五好基層黨組織”;2013年7月,普梯村被中共黔西南州委、州人民政府、興義軍分區(qū)表彰為“軍警聯(lián)創(chuàng)共建小康先進村”。
黃泥河水,不舍晝夜,貴州龍化石造像,栩栩如生,土墻人家小山村,日益煥發(fā)出蓬勃生機。貴州龍馱護著普梯村的數(shù)千父老鄉(xiāng)親。他們,乘龍遠眺,依山傍水,友櫸目,親梅苡,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求真務實,任地殼疊紀變遷,人間滄海桑田,生生不息,把對生命的熱愛,對建設美好家園,振興鄉(xiāng)村的執(zhí)著追求,星火相傳,直達永遠……(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冉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