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中字无码播放|中文字幕成熟丰满人妻|娇妻被交换粗大高潮视频|91国语精品福利自产拍|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久久99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州直

走近新生代農民工

2015年02月15日 09:36:37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

  走近新生代農民工

龔光程 

 

視點導語:

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伴隨城市化、工業(yè)化步伐的加快,在祖國各個大中小城市中你不能忽視這樣的一個群體——新生代農民工。

本期視點我們?yōu)樽x者講述的就是這個群體的故事。據(jù)統(tǒng)計,中國目前有1.64億農民工,其中六成是新生代農民工。由于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條件的改善,他們與上一代農民工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外出打工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只是解決生存問題;城市對高技術勞動力的要求和生活成本的日益增大又讓他們感受到融入并定居城市的艱難;他們,對現(xiàn)狀有更多不滿卻更多選擇繼續(xù)留在城市務工經商……在對未來的歸屬上,目前他們還沒有明確的行動選擇,他們在回不去的鄉(xiāng)村和融不進的城市之間糾結。

理解并幫助他們,讓他們從農民工變成“新市民”是黨委、政府各職能部門在解決諸多民生問題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不僅僅在于改變一個稱謂,而是要給予他們同等的市民待遇,面對面廣量大的新生代農民工,僅憑送溫暖、獻愛心是遠遠不夠的,把他們納入體制內,用制度加以保障才是根本的辦法!這期百姓故事,來聽聽他們的需求,他們的苦衷。

百姓故事之三

農民工是我國現(xiàn)有戶籍制度下一個特殊群體,也是中國產業(yè)工人中人數(shù)最大的群體。每年春節(jié)前后,農民工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鐵道部為農民工返鄉(xiāng)開通“民工專列”,農民工“摩托大軍”征服千山萬水回鄉(xiāng)過年等等新聞成為媒體的焦點。

城市“新移民”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年齡在16至35歲之間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在1.5億外出農民工中占據(jù)半壁江山。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受過教育、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基本沒有務農經歷,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與上一代農民工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和就業(yè)觀。賺錢只是他們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們希望能在城里買房,像城里人一樣生活。但希望又不是那么容易實現(xiàn),于是農民工就只能在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進退,并隨著民工潮的漲伏而鐘擺式地在城市與鄉(xiāng)村間來回擺動。

23歲的王林來自望謨縣,現(xiàn)在興義一家建材廠做工。和其他6名工友合住在郊區(qū)的一間簡陋平房里。外墻裸露著紅色的磚塊,屋里則是一張大通鋪。幾個人白天干完活,晚上就這樣并排躺在上面,蓋著灰撲撲的被子,度過一個個夜晚。

王林覺得,工作累點臟點倒不怕,“怕的是生活無聊。”每天下了工,身邊的許多工友換上一身時尚的行頭,吹著口哨三五成群地走上燈紅酒綠的大街,或閑逛、或喝酒、打牌、聊天,看起來很開心,其實都活得空虛,感覺和這個社會脫了節(jié)。

田興高中畢業(yè)后又讀了一年技校,現(xiàn)在一家私企工作快3年了。由于工資不是很高,他選擇住工廠的宿舍,每天就在食堂吃飯,只花幾元錢。

在外打工,田興似乎總是缺乏“安全感”。在廠里工作3年,他一直沒有養(yǎng)老保險。老板是個聰明人,和職工玩起了心機,每月多給職工發(fā)100塊錢,讓職工自己去辦理養(yǎng)老保險,職工們不知道辦理程序,也知道這點錢不夠,所以都沒辦。上面來檢查,老板就說錢都發(fā)給職工了,他們不愿辦。由于戶口不在當?shù)?也參加不了當?shù)氐某擎?zhèn)居民保險,雖在老家參加了農保,但看病住院非常不方便。對這些,他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希望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制度更完善。有了更多保障,我們也好安心打工。”田興說。“貢獻在城市,保障靠農村;年輕在城市,養(yǎng)老回農村。我們揮灑汗水為城市建設貢獻了青春,到頭來什么都沒有,哪里會有安全感?”他希望已經公布的關于農民工的養(yǎng)老保險等制度應盡快落實。

新生代農民工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他們向往城市,卻不被城市所接納;根在農村,卻對農村日益疏遠。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不斷消解著他們對家鄉(xiāng)存有的情感認同和社會記憶,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也使他們漸漸不再適應農村的生活?傊,比起第一代民工,他們真正成了既融不進城,也回不了鄉(xiāng)的“邊緣人”。

25歲的李明有(化名)應該算是農民工中的“成功人士”了,因為他的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初中畢業(yè)后,他就從老家晴隆來到興義打工,做過建筑工、貨車司機,2009年他自己買了一輛小貨車做起了搬家、配送業(yè)務。“我收費不高,做事也踏實,所以找我拉活的人也挺多的,好多都是回頭客。一個月下來,能掙8000來塊錢吧。”

不過,李明有的工作也很辛苦,早上四五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是常有的事。去年,李明有從老家把老婆孩子接到了興義,他心里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名興義市民,讓已上幼兒園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他在老城區(qū)以每年8000元的價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李明有給我算了算他的月開銷:“每月房租和水電費1000元左右,孩子因戶口問題只能上私人幼兒園,月平均費用1500左右,現(xiàn)在物價高,一家人每月日常生活開支最少也得2500元左右。如果不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每月能有一到兩千元結余。老婆沒工作,一家三口都得靠我養(yǎng),壓力還是很大的。想攢錢在興義買房子的計劃,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實現(xiàn)。沒有房,在這個城市里是扎不下根的;乩霞野,已經不可能,因為我從小讀書,高中畢業(yè)就出來打工,犁田耙地之類的活從沒做過,回去怎么生存?” 

“高薪”背后的艱辛

前年,一篇題為《逆天民工工資單,我要去搬磚》的帖子剛在網上出現(xiàn),就迅速被各大網站和論壇轉發(fā),引來網友圍觀并掀起熱烈討論。該文稱,農民工月薪最高達14000元,最低也有5000元,瞬間秒殺一批白領。網絡上連喊“鴨梨山大”的人層出不窮。同時,這份工資單的真實性也引來網友的猜測。那么,農民工的薪資待遇究竟如何呢?

家住興義市坪東辦的文老板是房地產工程的模板工程承包商,他說:“并不是所有的民工都拿高薪,現(xiàn)在是有技術的農民工最‘搶手’比如支模工日均100元至300元,做得好可以拿到400元以上。勞力好,腦子靈巧的,每月可拿到一萬多元。當然,這碗飯并不是隨便哪個都能吃得下的,這樣的活也并不是天天有。”他列舉了幾個高薪崗位和獲得高薪的方法:按平均收入看,架子工收入最高,平均每天約300元左右;木工每天約300元,但木工要有手藝才行。這些崗位薪水高,但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如果能干滿全月,過萬元收入的工人大有人在。

其他的工種,如水泥工、鋼筋工等,一般每小時20元左右,一天加班加點工作,收入接近200元。“這些工人干滿30天可拿6000元。如果加班還會更高。不過,薪水高低與位置也有關,市中心的工地、高層大項目、正規(guī)的公司等,工人平均收入會高一些。這些項目出資方更有實力,管理更規(guī)范。”文老板說,現(xiàn)在興義城市建設非?,建筑工地多,只要有一技之長就不愁沒工作,“但掙的都是血汗錢”。

去年9月5日12時,烈日炎炎,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qū)的一處施工工地上,架子工顧軍等9人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腰間綁著安全帶,別著扳手,正在為一棟樓搭建腳手架。他們有的靈活地揮動著手中六七十斤的鋼管,在一條條鋼管上穿梭自如,如履平地。有的站在樓宇頂部搭建鋼管,有的攀爬在樓宇外側安全網,像是一個個敏捷的“蜘蛛俠”。

張小明是這幾名架子工的工頭,他在工地外圍隨時注意著鋼管架上的狀況。張小明干了11年的架子工,近幾年才開始包工,知道架子工的辛苦,所以從來不因工作上的事罵工人,他仰著頭指著架子上的工人告訴我說:“一名熟練的架子工每天經手的鋼管七八十根。站在20多米高的半空中,架子工要手握兩根鋼管,并將其準確無誤地搭建好,扣上扣件,擰好螺栓。6米長的舊式鋼管,重35公斤,在幾十米的高空上,如一根細小的鋼筋一樣,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中,平常人在平地上也不一定能將那35公斤的鋼管舉起來,可是他們卻能夠在高空自如地應付,這就是技術。”

張小明說,別看這些架子工在鋼管上行動自如,其實干這個活也是迫不得已。他帶領的這些人都是進城務工農民,因家里貧困才到工地上干架子工。架子工是工地上的先鋒,只有架子工將施工的最外一層保護框架做好,才能保證樓體施工的安全,“但是架子工本身的工作非常危險,雖然一天掙300多元錢,可有多少人愿意干這個活呢?”

顧軍已經做了10年架子工,他下來吃午飯時,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滴順著黝黑的臉龐滴下來,他順手拿起一瓶礦泉水一飲而盡。顧軍20歲就當架子工,記得第一次跟師傅爬上高高的腳手架時,他抱著柱子嚇得腿都軟了,根本不敢朝下看,腳手架稍一晃動就嚇得直哭。師傅告訴他,要干這行得克服恐懼心理,并教他站在架子上一個一個地將金屬桿搭接牢固。因為腳手架的穩(wěn)固關系施工的安全,不能有絲毫馬虎。

顧軍有兩個小孩在家鄉(xiāng)上學,父母身體都不好,他負擔重,干一天300元錢,自己不抽煙不喝酒,每個月定時給家里寄5000元錢。

顧軍說,其實工地上的這些活都做了很多年了,已經感覺不出辛苦和勞累,只是每次上架還是有點怕,總擔心自己和別人一腳踩空,掉下去非死即殘。所以他們干起活來會比其他工種的工人更加認真和仔細,每一個扣件、每一個螺絲、每一根鋼管、每一塊腳手板,盡可能地追求牢固、安全。

像顧軍這樣的架子工每天清晨7點上工,晚上6點半下班,爬上腳手架一干就是一天,只有中午吃午飯時才下來。高空作業(yè),他們最怕的是中途上廁所,因為工地的廁所都在底層,上下一趟不容易。天熱的時候,長時間的曝曬讓人感到頭暈心慌,一天起碼喝5大瓶1000毫升的礦泉水。冬天,寒風呼嘯,冰冷的管件在手里就象冰棒,累了也不敢休息,因為身上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歇下來,寒風一吹,人會受不了。

顧軍最開心的就是工地完工所有腳手架全部拆除的那一刻。因為那意味著他馬上就能放心地休息一陣了,那意味著工程安全結束,他很快就可以領到自己所有的工資,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成就感。

“架子工是在汗水里面撈飯吃,年紀大點,勞力差點就吃不下這碗飯了。再干幾年,我也準備改行了”。顧軍說。

逐漸學會依法維權

農民工討薪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雖然中央三令五申不準拖欠農民工工資,但在國內許多地方,農民工討薪事件仍然層出不窮。據(j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消息,2013年上半年,全國各級監(jiān)察機構共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8.8萬件,同比增長7.8%。其中,督促用人單位與268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補發(fā)拖欠農民工工資等145.3億元,督促繳納社會保險費12.9億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類案件532件。

盡管多部門聯(lián)動推動“清欠”工作取得成效,但一些被欠薪者仍備感無助與無奈。

一間20多平方米的出租小屋里,住著蔣國勝一家三口。小寒剛過,屋子里散發(fā)著寒意,10歲的兒子正伏在床板上做作業(yè)。

蔣先生2013年3月以來一直在某工地打工,期間老板每月只發(fā)給幾百元生活費,說余下的工錢等工程完工后,上面把款撥下來才統(tǒng)一支付。10份工程終于做完了,蔣先生滿以為可以拿到錢回家了,不料老板雙手一攤說:“并不是我不想發(fā)工資,而是工程層層外包,關系復雜。開發(fā)商、建筑公司、總承包、包工頭,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就結不到工程款。上面的款沒撥下來,我的錢已全部墊付工程材料費了,無力結清大家的工資。所以只有等工程發(fā)包方把錢打下來了才有錢給大家。不過大家放心,這個賬我一定認的。”

蔣先生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已高中畢業(yè)去廣東打工;小兒子今年10歲,上小學。去年以來,家里的進項只有大女兒每月寄回的1000元錢。妻子本指望丈夫出來打工掙錢,把家里的破爛房子修一修,誰知一年多,半毛錢都沒往家里寄過。一年辛苦下來,算著是有一筆錢,可看不見也摸不著,實在讓人無奈。

劉源(化名)在一家裝飾公司干了兩年,發(fā)工資基本上是押3個月付1個月。今年6月他和另外4個工友提出辭職。沒想到公司不批準辭職,也不給他們發(fā)工資,還要扣1個月工資,說要拿這些錢另外找人干活。

為了盡快要回工錢,劉源和一同辭職的工友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工作人員接待他們,問到勞動合同上規(guī)定了哪些權利義務時,幾個農民工都答不上來,“當時單位就讓簽個名字,沒有細看寫了些什么。”

他們尷尬地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無法證明自己是公司里的員工,勞動合同在公司人事部,工資條、考勤記錄都沒蓋公章,也沒有交保險,只有公司發(fā)的飯票、工作服,卻無法作為有力證據(jù)。當工作人員聯(lián)系公司的負責人解決問題時,電話那頭口氣強硬:公司從不拖欠工資,這些人不是我們公司的,說罷急急掛了電話。

幾個人很氣餒:前段時間剛去找老板面談過,怎么能說不認識呢?劉源再給老板打電話時,接通后剛說一句“老板,我是劉源”,電話里就變成了“嘟嘟”的忙音。

現(xiàn)在劉源和一同辭職的工友已經進不了公司的大門,也聯(lián)系不到負責人,監(jiān)察部門也沒有任何消息,律師只能建議兩個月后走法律程序。他們想回家,但是拿不到工錢。在異地他鄉(xiāng),這些農民工兄弟陷入了漫長又看似無望的等待……(來源:《貴州日報》)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走近新生代農民工

貴州日報 | 2015年02月15日 09:36:37 | 

  走近新生代農民工

龔光程 

 

視點導語:

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伴隨城市化、工業(yè)化步伐的加快,在祖國各個大中小城市中你不能忽視這樣的一個群體——新生代農民工。

本期視點我們?yōu)樽x者講述的就是這個群體的故事。據(jù)統(tǒng)計,中國目前有1.64億農民工,其中六成是新生代農民工。由于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條件的改善,他們與上一代農民工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外出打工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只是解決生存問題;城市對高技術勞動力的要求和生活成本的日益增大又讓他們感受到融入并定居城市的艱難;他們,對現(xiàn)狀有更多不滿卻更多選擇繼續(xù)留在城市務工經商……在對未來的歸屬上,目前他們還沒有明確的行動選擇,他們在回不去的鄉(xiāng)村和融不進的城市之間糾結。

理解并幫助他們,讓他們從農民工變成“新市民”是黨委、政府各職能部門在解決諸多民生問題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不僅僅在于改變一個稱謂,而是要給予他們同等的市民待遇,面對面廣量大的新生代農民工,僅憑送溫暖、獻愛心是遠遠不夠的,把他們納入體制內,用制度加以保障才是根本的辦法!這期百姓故事,來聽聽他們的需求,他們的苦衷。

百姓故事之三

農民工是我國現(xiàn)有戶籍制度下一個特殊群體,也是中國產業(yè)工人中人數(shù)最大的群體。每年春節(jié)前后,農民工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鐵道部為農民工返鄉(xiāng)開通“民工專列”,農民工“摩托大軍”征服千山萬水回鄉(xiāng)過年等等新聞成為媒體的焦點。

城市“新移民”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年齡在16至35歲之間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在1.5億外出農民工中占據(jù)半壁江山。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受過教育、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基本沒有務農經歷,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與上一代農民工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和就業(yè)觀。賺錢只是他們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們希望能在城里買房,像城里人一樣生活。但希望又不是那么容易實現(xiàn),于是農民工就只能在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進退,并隨著民工潮的漲伏而鐘擺式地在城市與鄉(xiāng)村間來回擺動。

23歲的王林來自望謨縣,現(xiàn)在興義一家建材廠做工。和其他6名工友合住在郊區(qū)的一間簡陋平房里。外墻裸露著紅色的磚塊,屋里則是一張大通鋪。幾個人白天干完活,晚上就這樣并排躺在上面,蓋著灰撲撲的被子,度過一個個夜晚。

王林覺得,工作累點臟點倒不怕,“怕的是生活無聊。”每天下了工,身邊的許多工友換上一身時尚的行頭,吹著口哨三五成群地走上燈紅酒綠的大街,或閑逛、或喝酒、打牌、聊天,看起來很開心,其實都活得空虛,感覺和這個社會脫了節(jié)。

田興高中畢業(yè)后又讀了一年技校,現(xiàn)在一家私企工作快3年了。由于工資不是很高,他選擇住工廠的宿舍,每天就在食堂吃飯,只花幾元錢。

在外打工,田興似乎總是缺乏“安全感”。在廠里工作3年,他一直沒有養(yǎng)老保險。老板是個聰明人,和職工玩起了心機,每月多給職工發(fā)100塊錢,讓職工自己去辦理養(yǎng)老保險,職工們不知道辦理程序,也知道這點錢不夠,所以都沒辦。上面來檢查,老板就說錢都發(fā)給職工了,他們不愿辦。由于戶口不在當?shù)?也參加不了當?shù)氐某擎?zhèn)居民保險,雖在老家參加了農保,但看病住院非常不方便。對這些,他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希望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制度更完善。有了更多保障,我們也好安心打工。”田興說。“貢獻在城市,保障靠農村;年輕在城市,養(yǎng)老回農村。我們揮灑汗水為城市建設貢獻了青春,到頭來什么都沒有,哪里會有安全感?”他希望已經公布的關于農民工的養(yǎng)老保險等制度應盡快落實。

新生代農民工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他們向往城市,卻不被城市所接納;根在農村,卻對農村日益疏遠。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不斷消解著他們對家鄉(xiāng)存有的情感認同和社會記憶,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也使他們漸漸不再適應農村的生活?傊,比起第一代民工,他們真正成了既融不進城,也回不了鄉(xiāng)的“邊緣人”。

25歲的李明有(化名)應該算是農民工中的“成功人士”了,因為他的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初中畢業(yè)后,他就從老家晴隆來到興義打工,做過建筑工、貨車司機,2009年他自己買了一輛小貨車做起了搬家、配送業(yè)務。“我收費不高,做事也踏實,所以找我拉活的人也挺多的,好多都是回頭客。一個月下來,能掙8000來塊錢吧。”

不過,李明有的工作也很辛苦,早上四五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是常有的事。去年,李明有從老家把老婆孩子接到了興義,他心里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名興義市民,讓已上幼兒園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他在老城區(qū)以每年8000元的價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李明有給我算了算他的月開銷:“每月房租和水電費1000元左右,孩子因戶口問題只能上私人幼兒園,月平均費用1500左右,現(xiàn)在物價高,一家人每月日常生活開支最少也得2500元左右。如果不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每月能有一到兩千元結余。老婆沒工作,一家三口都得靠我養(yǎng),壓力還是很大的。想攢錢在興義買房子的計劃,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實現(xiàn)。沒有房,在這個城市里是扎不下根的;乩霞野,已經不可能,因為我從小讀書,高中畢業(yè)就出來打工,犁田耙地之類的活從沒做過,回去怎么生存?” 

“高薪”背后的艱辛

前年,一篇題為《逆天民工工資單,我要去搬磚》的帖子剛在網上出現(xiàn),就迅速被各大網站和論壇轉發(fā),引來網友圍觀并掀起熱烈討論。該文稱,農民工月薪最高達14000元,最低也有5000元,瞬間秒殺一批白領。網絡上連喊“鴨梨山大”的人層出不窮。同時,這份工資單的真實性也引來網友的猜測。那么,農民工的薪資待遇究竟如何呢?

家住興義市坪東辦的文老板是房地產工程的模板工程承包商,他說:“并不是所有的民工都拿高薪,現(xiàn)在是有技術的農民工最‘搶手’比如支模工日均100元至300元,做得好可以拿到400元以上。勞力好,腦子靈巧的,每月可拿到一萬多元。當然,這碗飯并不是隨便哪個都能吃得下的,這樣的活也并不是天天有。”他列舉了幾個高薪崗位和獲得高薪的方法:按平均收入看,架子工收入最高,平均每天約300元左右;木工每天約300元,但木工要有手藝才行。這些崗位薪水高,但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如果能干滿全月,過萬元收入的工人大有人在。

其他的工種,如水泥工、鋼筋工等,一般每小時20元左右,一天加班加點工作,收入接近200元。“這些工人干滿30天可拿6000元。如果加班還會更高。不過,薪水高低與位置也有關,市中心的工地、高層大項目、正規(guī)的公司等,工人平均收入會高一些。這些項目出資方更有實力,管理更規(guī)范。”文老板說,現(xiàn)在興義城市建設非?,建筑工地多,只要有一技之長就不愁沒工作,“但掙的都是血汗錢”。

去年9月5日12時,烈日炎炎,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qū)的一處施工工地上,架子工顧軍等9人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腰間綁著安全帶,別著扳手,正在為一棟樓搭建腳手架。他們有的靈活地揮動著手中六七十斤的鋼管,在一條條鋼管上穿梭自如,如履平地。有的站在樓宇頂部搭建鋼管,有的攀爬在樓宇外側安全網,像是一個個敏捷的“蜘蛛俠”。

張小明是這幾名架子工的工頭,他在工地外圍隨時注意著鋼管架上的狀況。張小明干了11年的架子工,近幾年才開始包工,知道架子工的辛苦,所以從來不因工作上的事罵工人,他仰著頭指著架子上的工人告訴我說:“一名熟練的架子工每天經手的鋼管七八十根。站在20多米高的半空中,架子工要手握兩根鋼管,并將其準確無誤地搭建好,扣上扣件,擰好螺栓。6米長的舊式鋼管,重35公斤,在幾十米的高空上,如一根細小的鋼筋一樣,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中,平常人在平地上也不一定能將那35公斤的鋼管舉起來,可是他們卻能夠在高空自如地應付,這就是技術。”

張小明說,別看這些架子工在鋼管上行動自如,其實干這個活也是迫不得已。他帶領的這些人都是進城務工農民,因家里貧困才到工地上干架子工。架子工是工地上的先鋒,只有架子工將施工的最外一層保護框架做好,才能保證樓體施工的安全,“但是架子工本身的工作非常危險,雖然一天掙300多元錢,可有多少人愿意干這個活呢?”

顧軍已經做了10年架子工,他下來吃午飯時,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滴順著黝黑的臉龐滴下來,他順手拿起一瓶礦泉水一飲而盡。顧軍20歲就當架子工,記得第一次跟師傅爬上高高的腳手架時,他抱著柱子嚇得腿都軟了,根本不敢朝下看,腳手架稍一晃動就嚇得直哭。師傅告訴他,要干這行得克服恐懼心理,并教他站在架子上一個一個地將金屬桿搭接牢固。因為腳手架的穩(wěn)固關系施工的安全,不能有絲毫馬虎。

顧軍有兩個小孩在家鄉(xiāng)上學,父母身體都不好,他負擔重,干一天300元錢,自己不抽煙不喝酒,每個月定時給家里寄5000元錢。

顧軍說,其實工地上的這些活都做了很多年了,已經感覺不出辛苦和勞累,只是每次上架還是有點怕,總擔心自己和別人一腳踩空,掉下去非死即殘。所以他們干起活來會比其他工種的工人更加認真和仔細,每一個扣件、每一個螺絲、每一根鋼管、每一塊腳手板,盡可能地追求牢固、安全。

像顧軍這樣的架子工每天清晨7點上工,晚上6點半下班,爬上腳手架一干就是一天,只有中午吃午飯時才下來。高空作業(yè),他們最怕的是中途上廁所,因為工地的廁所都在底層,上下一趟不容易。天熱的時候,長時間的曝曬讓人感到頭暈心慌,一天起碼喝5大瓶1000毫升的礦泉水。冬天,寒風呼嘯,冰冷的管件在手里就象冰棒,累了也不敢休息,因為身上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歇下來,寒風一吹,人會受不了。

顧軍最開心的就是工地完工所有腳手架全部拆除的那一刻。因為那意味著他馬上就能放心地休息一陣了,那意味著工程安全結束,他很快就可以領到自己所有的工資,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成就感。

“架子工是在汗水里面撈飯吃,年紀大點,勞力差點就吃不下這碗飯了。再干幾年,我也準備改行了”。顧軍說。

逐漸學會依法維權

農民工討薪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雖然中央三令五申不準拖欠農民工工資,但在國內許多地方,農民工討薪事件仍然層出不窮。據(j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消息,2013年上半年,全國各級監(jiān)察機構共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8.8萬件,同比增長7.8%。其中,督促用人單位與268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補發(fā)拖欠農民工工資等145.3億元,督促繳納社會保險費12.9億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類案件532件。

盡管多部門聯(lián)動推動“清欠”工作取得成效,但一些被欠薪者仍備感無助與無奈。

一間20多平方米的出租小屋里,住著蔣國勝一家三口。小寒剛過,屋子里散發(fā)著寒意,10歲的兒子正伏在床板上做作業(yè)。

蔣先生2013年3月以來一直在某工地打工,期間老板每月只發(fā)給幾百元生活費,說余下的工錢等工程完工后,上面把款撥下來才統(tǒng)一支付。10份工程終于做完了,蔣先生滿以為可以拿到錢回家了,不料老板雙手一攤說:“并不是我不想發(fā)工資,而是工程層層外包,關系復雜。開發(fā)商、建筑公司、總承包、包工頭,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就結不到工程款。上面的款沒撥下來,我的錢已全部墊付工程材料費了,無力結清大家的工資。所以只有等工程發(fā)包方把錢打下來了才有錢給大家。不過大家放心,這個賬我一定認的。”

蔣先生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已高中畢業(yè)去廣東打工;小兒子今年10歲,上小學。去年以來,家里的進項只有大女兒每月寄回的1000元錢。妻子本指望丈夫出來打工掙錢,把家里的破爛房子修一修,誰知一年多,半毛錢都沒往家里寄過。一年辛苦下來,算著是有一筆錢,可看不見也摸不著,實在讓人無奈。

劉源(化名)在一家裝飾公司干了兩年,發(fā)工資基本上是押3個月付1個月。今年6月他和另外4個工友提出辭職。沒想到公司不批準辭職,也不給他們發(fā)工資,還要扣1個月工資,說要拿這些錢另外找人干活。

為了盡快要回工錢,劉源和一同辭職的工友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工作人員接待他們,問到勞動合同上規(guī)定了哪些權利義務時,幾個農民工都答不上來,“當時單位就讓簽個名字,沒有細看寫了些什么。”

他們尷尬地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無法證明自己是公司里的員工,勞動合同在公司人事部,工資條、考勤記錄都沒蓋公章,也沒有交保險,只有公司發(fā)的飯票、工作服,卻無法作為有力證據(jù)。當工作人員聯(lián)系公司的負責人解決問題時,電話那頭口氣強硬:公司從不拖欠工資,這些人不是我們公司的,說罷急急掛了電話。

幾個人很氣餒:前段時間剛去找老板面談過,怎么能說不認識呢?劉源再給老板打電話時,接通后剛說一句“老板,我是劉源”,電話里就變成了“嘟嘟”的忙音。

現(xiàn)在劉源和一同辭職的工友已經進不了公司的大門,也聯(lián)系不到負責人,監(jiān)察部門也沒有任何消息,律師只能建議兩個月后走法律程序。他們想回家,但是拿不到工錢。在異地他鄉(xiāng),這些農民工兄弟陷入了漫長又看似無望的等待……(來源:《貴州日報》)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