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童年
一個人靜靜的躺在破舊的小床上,回憶起童年的天真無邪,一抹思緒把我瞬間帶回了老家。----題記。
在村里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與家相隔30分鐘路程,每天都早出晚歸,周一至周五母親起得很早,在夢幻里就能聽到母親呼喊我的乳名:鑫,鑫......快起來了,整飯吃了去讀書......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一家就這樣起早貪黑,兵分幾路,度過了很多年,因為當時村里小學只辦到三年級,從四年級到初三要到鎮(zhèn)里的辦事處就讀。因此,四年級到初三換了一所學校,離家更遠了,要走1個鐘頭的路程,每天兩個鐘頭的徒步,至今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路漫漫其修遠兮”。去讀書是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可以避免體力勞動?墒,父母的一天的勞苦又開始了。由于要讀書的緣故,上山下地的機會很少,留給我們幾弟兄的就是一些諸如放牛、扛柴、挑水、推磨、打豬草之類的雜事了, 只有寒暑假會多一點,所以一放假就期待開學,但時間好像很長很長。
一到周末,老是尾隨母親,想去趕趕鄉(xiāng)場,無非就是1分錢一顆的水果糖、或5分錢一杯的涼水、或看些稀奇古怪的場面、看些陌生的面孔罷了!那時的追求如此簡單!
從四年級到初三的那段歲月,因為趕鄉(xiāng)場是星期六,周五放學回家,就打消了再去趕場的念頭。有時候是沒有辦法逼著要去的,因為要幫忙父母背些東西去街上賣,也好回來時帶包碳酸氫銨之類的肥料。一個年僅13歲的我,背上重重的壓著將近100斤的肥料或其他物品,現(xiàn)在想起來,當時的力氣好大!一個小時的路程,我的體會是腰酸背疼腿抽筋,可回望父親的身影,那扁擔兩頭挑起的,不像是物品,到像是生活的希望。那擔子重多了!
周末,老家的兄弟姐妹們小聚,多數(shù)是在山上放牛,或者是一起去捉魚。那時,捉魚不像現(xiàn)在,工具是我們自己家里縫補衣褲的針,用夾鉗將針夾住放在火焰上燒紅,然后使勁的弄彎,便成了我們自制的魚鉤,用線穿在針鼻孔上也就成了我們的釣具,一群小伙伴手中有了武器,挖的挖蚯蚓,提的提小桶,一會功夫便準備好了。弄一棵金竹條將線栓在遠端,到水井邊開始釣魚。有一次,汛期來臨,山上洪水如柱,我待雨停后跑到水井邊看魚,果不其然有幾條半斤左右的魚被水沖了出來,紅的、花的、黑的,實在好看,又不忍心讓魚被水沖走,我便撿拾那些魚又放回到水井中,也許是專注魚的緣故,父親叫我我也沒有聽見,其實是聽見的,只因玩過了頭。那次我被父親狠狠的打了一頓,跪在家神面前面祖思過。
除了捉魚,我們還會一起上深山老林找中草藥,其中有一種藥材我們當?shù)亟凶?ldquo;金線蘭”。1997年左右吧,“金線蘭”可以賣到30至40元錢一斤,一天運氣好的話可以找到半斤,一般二至三兩常見,以便可以整些學習用品錢......這些點點滴滴,在我的腦海里忽隱忽現(xiàn),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真有不一般的感覺。
可是慢慢的,我們都長大了,自己也因上學的繁忙而不再每個周末都有時間回老家。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和最好的玩伴也分開了。一天,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耳中,小時候最好的玩伴被火車撞死了。就在現(xiàn)在的義龍新區(qū)頂效鎮(zhèn)。當時我在大學讀書,也沒有時間去看一眼,就這樣物過境遷,時光消逝,留下一些淡淡的憂傷!
當我再次回到老家,漸漸的會有一種陌生感。因為我的身邊不再圍著一群小時候問我要去哪玩的人,而是一句句略帶客氣的:“大哥,你回來了!”我每每聽到這句話都會難過。原來我在他們眼里幾乎要變成了一個“客人”。原來我們之間已經(jīng)有了一層厚厚的隔膜。我不禁問自己:“為什么小時候的情感總會變?”
我知道自己心中還是很懷念那童年的日子。懷念著跟玩伴們一起在山路上奔跑,在井邊玩耍,在深山老林找“金線蘭”的時光。
在我的心里,我還是默默地希望能夠每次回老家的時候,都能帶回一瓶裝著綠綠水草的小魚,即使它們不能活得很久,但是這是我和老家的一種感情。
我相信,老家、童年、逝去的時光會像血管與血液、嘴唇與牙齒緊緊相依。(文/陳海豹)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