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我已可放下金庸小說而獨行人生崎嶇路
又會重新上市一批金庸小說,我不厭惡這事,愿更年輕的小朋友們能拿起金庸小說。如果你們父母疑惑,告訴他們:“這是文學作品。”
怎么會呢?雖然是仙逝,但,怎么會呢?這是“金庸逝世”消息彈出眼前時,我的直觀感受。
說句大不敬的話,其實,很多人都在等金庸逝世。他的高齡,他的大名,他的地位,一旦他逝世,悲傷、感懷、點蠟燭的情緒,就會成為全球華人手機奔瀉的流量,那是最值得搶的新聞之一,在此之前已有多次“金庸逝世”的謠言鬧劇。
可以想象,大師真的走后,有多少文案工作者,無論大媒體小公號,多么緊張,多么興奮。
無可厚非,但心存厭惡。
我想一定有一些作者,是忍著悲傷寫的。不過我以為,深愛金庸的人,那一刻是寫不出話的。回顧他的成就,羅列他的雄文,上網(wǎng)都能完成。
唯獨此刻寫出感受,是很難的。
許多公號標題,我都沒細看,但我卻在等“六神磊磊讀金庸”的文章。我知道“六神磊磊”一定會寫,雖然以讀金庸為主業(yè)的他遇到這事也很難寫明白,我還是期待他的感受。當夜,六神公號出文,一看標題——《我再也沒有后臺了》,心被擊中。
讀完之后,不禁慨然,是了,差不多就是這種小男孩的心情。一個小男孩,失去了大偶像。
就像少年楊過,在華山之巔目睹西毒、北丐傾力大戰(zhàn),之后相擁大笑而亡。面對那么驚天動地的離世,除了傷心、震驚,就是不知所措。絮絮叨叨在內(nèi)心獨白闡述所有與老人有關的過往,轉身眺望懸崖,心想,世上人,你們懂嗎?
隔了一夜,一個沒有流淚卻好像哭了很久的小男孩醒了。我想寫感受,我知道這一篇會成為我三十歲后翻過的又一道峻嶺。
文學啟蒙是金庸,我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我覺得,是不是對金庸有無窮無盡的閱讀、解析欲望,區(qū)別就在這里。
正經(jīng)文學青年,或者愛讀通俗小說的老百姓,注定不會仰望金庸。我讀金庸最狂熱時期,總是在向這兩個群體演講“金庸之偉大”時屢屢失敗。
文學青年會告訴我,金庸也只不過是受制于武俠小說類型桎梏的作者,換句話說,武俠小說本身套路太多,對金庸的文學成就影響巨大。
大概是二十七八歲時,我不知多少次重讀《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這兩部我最愛的金庸作品,頹然發(fā)現(xiàn),套路如此明顯,哪怕兩部作品中的主角已屬悲劇人物,他們還是掌握了絕世武功,俘獲了傾城美女,贏得了崇高地位。
真正的文學,是沒有套路的,是用人物的故事向生命獻祭的文本。它們甚至無需讀者擁戴、高呼,作者們在世時可以挨過無人知曉之凄苦。
而對所有武俠都有涉獵的普通百姓讀者,他們更喜歡古龍、溫瑞安等“后金庸時代”作家的小說,這和金庸是不是“才大如海”,是不是“偏多熱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悔癡”無關,完全因為古龍、溫瑞安讀起來速度更快,更能打發(fā)時間。
這二者之外,更多人只是知道“電視、電影上的金庸”,沒讀過金庸小說。
厘清這三個群體,我才揪出自己面對“金庸逝世,全球新聞”心生厭惡的原因:你們不浪漫!
這是對純正中國風不感興趣的不浪漫。我記得高中包場看李安電影《臥虎藏龍》時,看到李慕白、玉嬌龍在竹子上此起彼伏,全場爆笑。
就是這種不浪漫。
我在初一時,讀了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我人生讀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神雕俠侶》,特別強調,是三聯(lián)版。
當時做生意的小舅帶著我去新華書店,告訴我成為中學生了,應該好好讀書了。我看到《神雕俠侶》,腦子里閃出的是古天樂和李若彤,指著書對我舅說:“我要這個。”
面對我舅懷疑的表情,我強調:“這是文學作品。”
其實我心里想的是,能在紙上看電視劇了啊!
此后一個星期,長輩們發(fā)現(xiàn)要找我吃飯變得很容易,因為我總是以固定的姿勢坐在樓下固定的位置在讀“文學作品”。一個星期之后,我照鏡子,覺得自己瞳孔隱然有光,似乎內(nèi)功已成。
很多年后,當我讀了西方、亞洲、中國的諸多小說,我仍舊忍不住要租借、購買金庸小說。我當然領略到了各種文學的魅力,可我更愛重讀金庸了。
打個比方,郭靖練了全真內(nèi)功,張無忌有了九陽神功,什么功夫都能來,所謂觸類旁通。無論我的文學鑒賞、寫作能力如何,我的內(nèi)功一直沒變過,就是“金庸”。
文學說到底,不就是“人間游歷”嗎。
郭靖、楊過、張無忌,是三種性情,經(jīng)歷了三種人生,他們讓我懂得勇猛精進,他們疏導我“不快樂”的少年心性。蕭峰、令狐沖,他們?nèi)诮饬宋?ldquo;不愿意”的青年困境。
有不熟悉的人覺得我孤高、古怪、心思復雜,而摯友,知我就是個求浪漫不可得、求成功不可行的傻瓜。
這些年來,感動我的電影、小說一直沒變過,都是骨子里浪漫的那些故事。而我覺得,我心里最浪漫的故事,只有金庸小說。
少年時,我覺得楊過浪漫,獨臂可抗?jié)崾馈G嗄旰,我最愛令狐沖,脆弱卻抱自由。我不止一次和摯友說,如果只能留一部金庸小說帶身邊,那只能是《笑傲江湖》。
一次次重讀,漸漸才明白,原來令狐沖一點不瀟灑,比黃藥師還不瀟灑。如果岳靈珊回心轉意,如果岳不群幡然悔悟,他可以不要自由,安心當華山少俠。他那么純良,怎么愿意過沒有家的江湖生涯呢?可也因為他純良,他忍受不了邪惡,他必定要被迫浪跡天涯,尋找讓他心安的遠方。
金庸少俠,幾乎都父母雙亡,唯獨令狐沖,連父母的面都沒見過。
我為這個孤兒流眼淚,覺得他抱著小師妹,答應不殺林平之的那一夜,是全世界悲劇文學的巔峰。純良的孤兒,那一夜終于裂了心,成了男人。
我曾經(jīng)想不通,為什么金庸寫死別,能寫得那么慘,又那么克制,透著一股佛經(jīng)故事的悲憫,不著于“苦相”,給讀者足夠冥想空間。我覺得他真的浪漫得超離了天才的概念,像個哲學家。
大學時我才后知,他的大兒子查傳俠19歲在美國自殺,再后來,我知道他皈依了佛教。
那之后,我很少再重讀金庸,好像這一內(nèi)功已經(jīng)圓滿。那一年,我以為人間崎嶇路,至此我已可放下金庸小說而獨行。
而他走了,我還是很茫然。雖然很奇怪,但我覺得我能理解張三豐痛失張翠山后的心情。
心愛的人沒了,任你百歲或三十歲,都會陷入一樣的滄桑。
他老人家走得非常安詳,這是必定的,他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全世界的書店,又會重新上市一批金庸小說,我不厭惡這事,我希望,這是一次結緣良機,愿更年輕的小朋友們,能拿起金庸小說。
如果你們父母疑惑,告訴他們:“這是文學作品。”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